紅包寄托著長輩對晚輩的美好祝福,是孩子們過年時很期待的禮物。家里堆積的舊紅包殼通常被當作垃圾丟棄。如何讓廢舊紅包也產生一點價值呢?2023年春季開學第一周,深圳市翠竹外國語實驗學校勞動科組聯合美術科組老師,在兩校區分別展開了“巧手做掛飾廢舊資源變寶物”手工制作活動,學生人手一份紅包創意作品。
美術課堂上,老師帶領學生一起了解紅包的歷史文化:“傳統意義上的紅包也叫壓歲錢,是過農歷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”;“明清時期,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,民國以后,則演變為用紅紙包裹!;“在中國粵語區,紅包被稱為利市,諧利是、利事、勵事”……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。
課堂上,孩子們用課前準備好的紅包殼,使用雙面膠、剪刀等進行掛飾創作,整個制作過程由孩子們獨立完成,用自己的巧手變廢為寶,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掛飾,為新的一年增添幾分喜慶氛圍,寄托了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和期待,給生活增添了無限色彩。完成作品后,孩子們都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,有的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并掛在家里裝點房間,有的把作品送給長輩。學校也收集了一部分學生作品讓孩子們親手掛在枝頭、展架上。下課后圍觀作品的同學發出嘖嘖稱贊。
裝置藝術是翠竹外國語實驗學校多年傳承的特色課程!皬U舊紅包做燈籠”也成為了翠竹學生春季返校后的例牌課程。為期一周的“紅包掛飾”手工制作活動,培養孩子們在生活中熱愛美、創造美的意識,成功實現勞動與美術的學科融合,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和家長的好評。
。ㄎ模褐茏暇伟﹫D:美術組)